據悉,繼能源之后,信用證開立危機正嚴重威脅孟加拉國企業。在政府提高石油、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以及進口成本之后,由于面臨生產成本增加,該國企業被迫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。而美元短缺導致的信用證開立難問題更是火上澆油。
由于進口賬單上升而出口和匯款收入下降導致美元短缺,銀行無法提供進口所需的美元,孟加拉國央行收緊了規則,限制進口非必需品和奢侈品,以避免外匯儲備迅速耗盡。現在,孟加拉國的企業很難開立信用證,壓力似乎與日俱增。
孟央行數據顯示,2022年7月至12月,信用證開立同比下降14%,結算量同比下降9%。其中,工業原材料信用證開立額下降了27%,至120億美元;熟料和石灰石(水泥行業的關鍵成分)等中間產品的信用證開立額下降了33%,至25.8億美元。這導致了銷售放緩,并引發該國商界對正常商業周期將被打破的擔憂。
孟加拉國最大農產品加工商和出口商Pran Group董事總經理表示:“在過去兩個月里,我們一直面臨著信用證開立難的問題。這正在破壞我們的供應鏈,國內和出口導向型市場的生產受到阻礙。”
還有企業表示,目前,孟央行采取措施阻止非必需品進口,正在破壞業務的連續性,如果無法保障工業原材料和機械設備等的進口,生產將受到大幅影響,下一步將被迫裁員。
據悉,銀行業持續的美元短缺對當地紡織廠也構成了威脅,在開立信用證進口原材料和棉花等方面遇到了困難。孟央行數據顯示,在2022年7月至12月期間,旨在進口紡織品的信用證的開立額同比下降了25.63%,至48.8億美元。
一位紡織商表示:“我們正面臨著兩個問題,一方面,在開立信用證上面臨困難;另一方面,當地服裝制造商正在推遲對背靠背信用證的付款。”
此前,我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曾發布安全風險提醒:“多家企業和貿易機構向我處反映與孟方出現貿易糾紛,多涉及信用證拒付等問題。提醒國內企業在簽署合同時,重點關注付款方式和爭端解決條款,購買貿易保險,及時按照合同約定解決爭端,避免造成損失。”
另外,同樣因外匯短缺而限制為進口商開立信用證的還有巴基斯坦,此舉導致大量裝滿進口貨物的集裝箱滯留在該國港口。(可回顧搜航網此前報道:經濟危機惡化,大量貨物滯留在該國港口)
據悉,雖然該國政府已做出保證,將盡快釋放被滯留在港口的集裝箱貨物,并決定免除滯留集裝箱的滯期費和港口費用。但該國商人集團主席、卡拉奇工商會前主席Zubair Motiwala近日表示,集裝箱尚未被釋放,約有5630個集裝箱仍被滯留在港口。
Motiwala說,盡管政府保證對滯期費給予最大程度的減免,但迄今為止尚未就此發布任何聲明,這引發了商人和實體企業家的擔憂。
由于遲遲未能解決問題,進口貨物的成本因滯期費而飆升,以至于在許多情況下超過了集裝箱內貨物的實際價值,使得進口商無法將貨物清關。
Motiwala還表示,延遲向供應商支付款項給巴基斯坦帶來了不好的名聲,因為在這種情況下,沒有供應商愿意與巴基斯坦進口商進行交易。向供應商支付的款項已經推遲了很長一段時間,這既不利于企業,也不利于已經陷入困境的經濟。
其敦促政府注意到這一情況,并向航運公司和碼頭運營商施壓,要求他們履行承諾,為滯留的集裝箱提供最大限度的救濟,以便加快清關程序。集裝箱清關延誤將摧毀許多瀕臨破產的企業,也會使消費者無法負擔商品的價格。